2月17日上午10点18分,一声大喊划破原本安静的丽水莲都区联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值班医生周聪玲立即冲到大厅,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一位女童,周聪玲发现女童面色苍白、嘴唇发乌、抽搐且无意识,急忙询问家长有无发热、发病前有没有吃东西,有无磕碰。
女童母亲说,孩子现在18个月,平时身体健康,没有发热,当时没有吃东西也没有磕碰,就是突然头仰了一下就开始抽搐。
此时,周聪玲却发现女童手里拿着一根咪咪虾条,第一时间断定是气管异物堵塞。立即呼叫值班领导黄春松协助,两人立即采取对女童进行抢救,期间女童大小便失禁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黄春松和周聪玲俩人相互交叉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。
“哇...”随着女童一声响亮的哭声,经过4分钟,最终挤出女童气管异物,在场的人悬着心也终于放下,年轻的母亲已泣不成声。
黄春松和周聪玲考虑女童缺氧已达8分钟,立即送到诊疗室进行吸氧治疗。30分钟后,女童恢复,跟随父母回家休息。周聪玲医生多次回访,儿童已恢复健康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2月20日下午,女童的父母特意为黄春松和周聪玲送上锦旗,表达深深的感谢。
海姆立克急救法,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,是目前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最有效方法,因为是被一位叫海姆立克的美国医生发明而得名,简称海氏急救法。
它的原理是通过对腹部的挤压,使横膈膜上升,去冲击我们肺部残存的气体,从而把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来。
这个时期的婴儿如果发生窒息,应先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,手臂贴着前胸,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。另一只手在婴儿背上肩胛骨中间拍5次。然后观察异物有没有被吐出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如果没有吐出,立刻将婴儿翻过来,头冲下脚冲上,面对面放置在大腿上。一手固定在婴儿头颈位置,一手伸出食指中指,快速压迫婴儿胸廓中间位置,重复五次之后将孩子翻过来重复步骤一。直至将异物排出为止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,两手臂从身后绕过伸到肚脐与肋骨中间的地方,一手握成拳,另一手包住拳头,然后快速有力的像内上方冲击,直至将异物排出。
这时候只能靠自己,趁着意识清楚一定要争分夺秒。自己一手握成拳,另一手包裹住,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与肋骨中间的位置。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如果窒息患者已经意识不清,那么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。这时候可以将患者面朝上摆正,脸偏向一侧,然后一手的手掌根部放置在肚脐与肋骨中间,另一手覆盖在手掌上,迅速向前向内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