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假期间
莲都接连发生
多起学生被骗电诈案件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明明是“客服”帮忙退款
怎么自己的钱就却“不翼而飞”
他们是如何一步步陷入“陷阱”的?
一起来看案例
??????
1月9日,L同学接到自称是“邮政客服”的电话,对方称L同学购买的快递丢失,可获取理赔150元现金,需要提供支付宝账户。L同学在提供支付宝账户后发现并未获得理赔,此时对方说需进入支付宝的理赔中心,L同学发现支付宝内无理赔中心该服务,对方又称需要下载“ZOOM”APP并提供了一会议码。
L同学下载了APP后通过会议码加入了视频会议与对方共享屏幕。
对方要求打开所有银行APP,并将中国工商银行APP内限额改成两万元、开通“融e借”。开通失败后,对方让L同学点境内汇款向指定账户转账。转账两笔后,对方又要求L同学将其他卡内资金都转至L同学自己的一张中国银行卡内,此时L同学感觉不对,意识被骗。损失金额28000元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1月6日,A同学接到“0434”开头的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淘宝客服,表示与A同学在淘宝投诉内容核实后可帮助办理退款手续。在对方引导下,A同学下载“瞩目”APP加入对方的会议开启屏幕共享。
通过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,A同学进入了一个退款界面并在内填写了自己的银行账户、账户密码、支付密码。因验证码一直无法显示,对方便称通过微信退款,A同学提供了自己的微信收款码,对方称依旧无法完成转账并引导A同学前往借款平台借款。因年龄不够A同学无法完成借款,此时对方称A同学卡内资金冻结,缴纳8000元即可解冻。A同学检查后发现卡内资金已被转走后称自己会前往银行解冻,损失共计8000元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图源网络
1月6日,S同学接到了“0024”开头的陌生电话。对方自称是物流客服,因快递丢失现联系S同学进行理赔。
随后S同学添加了对方的QQ,对方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完成领取赔偿金。在对方的引导下,S同学下载了“数字人民币”APP,并绑定银行卡向APP内汇款。对方称后续会连同理赔金一同退还。在汇款完成后,对方却要求继续向内汇款。此时S同学意识被骗,损失共计5000元。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图源网络
学生群体
其实一直都是骗子眼中的“肥肉”
对于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说
他们的警惕心较弱
如何避免被骗呢?
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1.忌贪小便宜
对飞来的“横财”和“好处”,特别是不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,要深思和调查。三思而后行。
2.增强防骗意识
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面对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,盲目随从,应有理性的认识,并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3.警惕陌生人
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“本事”的人,或者过于热情地想要"帮助"你解决困难的人,要特别注意。因为你面前的那个陌生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。
4.不感情用事
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,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,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,不要一味“跟着感觉走”而缺乏理智,要学会察言观色,理智分析问题,切忌感情用事。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求助咨询,或向亲戚朋友求助。
最重要的只有一点
“别给陌生人转账”
马上就要过年了
小伙伴们一定要守好钱袋子
!!!